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0年8月7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邮情伴一生
□猎隼

    “军营”与“邮政”是我一生的关键词。 

    十八岁那年,我离开出生、成长的海军大院,步入神秘陌生的空军航校,由军人家属成为一名军人。当时,航校严令禁止学员谈恋爱,学员的来信都是队干部先筛查,遇到字迹娟秀的“疑似信件”,就把我们叫到队部,当面拆开信封把信交给队干部。那时,我的信主要是写给爸妈、老师和要好的同学。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部队工作,每年少得可怜的探亲假哪够谈情说爱呀,渐渐地我成了大龄未婚青年。后来经人牵线,我与老婆“隔空相遇”,未曾谋面的我俩先是通过信件夹带照片对彼此有了初步印象。之后,部队领导出于对大龄未婚青年的关怀,特地给我一周假期让我们实现了第一次相见。缘于之前的书信往来,我们见面后非常自然,并无许多男女初见时的那种尴尬。归队后,我们初步建立的感情又是靠着“每日一信”培养成熟。最终,我们牵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两地分居的日子里,我们完全依赖书信互诉衷肠。我俩的书信往来就像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每天,我在部队最期盼的就是通信员从邮局取信回来的那一时刻;而在北京的爱人也每天盼着邮递员那绿色身影和熟悉的自行车铃声。 

    有了女儿之后,孩子飞速地成长,孩儿她妈就每月抱着女儿去照相馆照张相,然后将照片夹在信中寄给我,还不忘在信封背面注明“内有照片 小心勿折”。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我都兴奋不已,战友也分享着我的喜悦,直到现在,想起这些我依然不禁会心一笑。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那本是一个平常的夜晚,爱人在忙碌了一天后像往常一样坐在灯下给我写信。忽然,房间的灯在闪了几下之后完全熄灭,突然降临的黑暗使她一下愣在了那里,就是这短暂的一愣,竟让她冥冥之中产生了一种不祥之感。曾经,她来部队探亲时经历的一次飞行事故让她受到极大刺激,很长时间都难以接受熟悉的战友瞬间离我们远去的现实。从那以后,她变得特别敏感,只要出现什么异常情况就会与我的飞行联系起来。我所在的机场位于偏僻山区,只有军线电话可以通达。她不顾一切飞身下楼,跳上自行车向10公里外的军区空军大院猛骑。当她汗水淋漓地出现在大院门口时,门卫哨兵将她拦住,不知她用怎样的语言打动了威严的哨兵,破例放行让她去值班室打军用电话。电话通过军区空军总机接到了军总机,又从军总机转到我所在场站,再由场站总机叫通了我们飞行大队。那晚,我正在飞夜航,当战友将情况告诉她时,她无论如何不肯放下这辗转接通的电话,没有别的要求,只求亲耳听到我的声音。战友万般无奈,只好让总机将电话转到了外场,值班参谋告诉她我飞行一切正常,让她放心。当我夜航归来得知这一情况,顾不上疲劳,奔向镇邮电所给她发电报。当时,电报按字收费,电报内容我至今一字不差地记得:“我一切安好勿念,顺祝愉快!波。”经询问工作人员才知,电报并不能即刻从镇邮电所发出,需先用电话将电报内容传到县邮电局,再由县邮电局译电后拍发,而那时已近凌晨4时,我知道这一宿必是她的无眠之夜。当我发出的这几个字出现在她眼前时,本该安心的她却禁不住放声大哭,泪水奔流而下,尽情地释放着压抑的情绪。我知道,两地分居让她承受了太多的家庭重担;我明白,长期的精神压力她也只能如此宣泄。这一次,她忘了感谢风驰电掣般送来电报的邮递员,倒是邮递员不知所措地不住安慰她。 

    也许是与绿色有着不解之缘,我跨出绿色军营又迈入了绿色邮政,加入邮航的阵营,从一名依靠鸿雁传情的军人变成了一只为他人传情的鸿雁,让我有机会服务于情牵两地的人们。尽管现在邮件中书信少了、实物多了,但它们都同样承载着亲情和友情,将这些邮件尽快送到客户手中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每当我驾机满载着千家万户的邮件在夜空中飞行的时候,漫天闪烁的星光好似远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向我投来期待的目光。多年前的经历让我能够深切体会那种满怀期盼的心情,亦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如今,我已改做地面工作,我的同事继续承担着空中邮递员的职责。在这次战疫行动中,他们不仅为战胜疫情作出了贡献,也将人间大爱在空中传递,非常时期彰显了中国邮政“国家队”的责任担当,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我爱军营,我爱邮政,绿色情怀将伴我一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