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0年8月7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谈·书谈
□柯昱

    我不善交谈,常常是问多少答多少,甚至问无所答,只乐于当个听众、观众。即便轮到自己发问,多半难以深入,被朋友戏谑为“谈话终结者”。 

    自知这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因而时时藏拙,能不面谈的尽量不面谈,好在通信方式发达,借助各种交流工具,也能解决许多事情。但常常羡慕那些不论面对何人、何事,皆能侃侃而谈者。 

    当然,交谈不局限于面谈,不止于真人。遵从杨绛先生的“读书串门”之说,我常常经由书本与书的作者交谈。此种交谈,我称为“书谈”,不需揣度作者的眼神、脸色,不用考虑方言、年龄等因素,是惬意自适的。 

    近些年,虽历搬家搬书之苦,屡次发誓不再买书仍买书不断。“书谈”久了,也就熟悉了一些作者的秉性、思想与语言风格,渐渐“臭味相投”,寻找了三五知己。书架上的书渐成系列,沈从文、孙犁、林文月……这些大家,有的已成为历史人物,有的远隔天涯,若不是书籍,我连远望他们的机会也没有。现在,却可夜夜谈心,聆听謦欬,是何等之幸运。 

    晚间,家中老小安顿妥当,进入小书房。书架上满满都是“老朋友”,一一打过招呼,请出其中一位,开始秉烛夜谈。台灯昏黄的光,照亮小小的书桌,周遭是黑暗,让人心思平静。在此氛围中,无声的交谈常会激荡出灵感,超越文字之外。信笔在书页空白处记下或是在会心处画一道横线,对“老朋友”或问或答或赞许,明知道“老朋友”不会有所表示,但仍乐此不疲,常常谈至深夜。这样的交谈没有压力,惜别后满心欢喜。 

    古人将雪夜闭户读禁书当作一大快事。其之快不仅仅因为禁书,而且是雪夜闭户,天地唯我,一灯青荧,人书相对,四无人声,相识而笑,纵横古今,此等快意是人精神的最大愉悦。书卷多情似故人。书架上的书自万千册书中选购、展读、对晤、批注,由大众商品变成自己的朋友、故交,沾染了自己的气息,自然青眼相加。即便时过境迁,不再有交谈的可能,却仍置于架上。在那里,就能看见自己的成长,心也就安定。毕竟这些书、这些人与自己有过或浅或深的交谈,陪伴自己走过一段段岁月。 

    读书是串门与作者交谈,读书久了,心中积郁太多,便心生写文章之意。林文月曾言:“写文章,其实是在跟自己交谈……那种声音,只有自己听得见,时则缠绵微弱,时则震耳欲聋。”此类非稻粱谋的文章,没人交办,不是任务。写于不得不写之时,不一定为发表,是交谈中的一吐为快。心思落实为文字,顿然如释重负,心舒神畅。这些年,零散写了一些文字。偶尔查找资料时,打开这些文章,有时不禁惊讶,这是我的文字吗,这是我那时的生活吗?若不是这些文字,过往的生活也就无迹可寻。与自己交谈,倾听内心的声音,也是生活的一种经历。 

    交谈的方式很多,我偏爱读书与写文章,与性格有关。庆幸还有这样的交谈方式,让我能安静地与生活相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