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收购进入新市场
DHL通过收购方式进入市场。1979年DHL通过收购印度蓝镖快递进入印度市场从事投递业务,目前已开通970个网点。DHL速递、DHL供应链、DHL全球货运和子公司蓝镖共同为电子商务零售商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2018年DHL供应链收购哥伦比亚物流公司,扩大了在拉丁美洲的市场。DHL包裹收购西班牙瓦伦西亚当地的一家运输公司,扩大在西班牙的自有网络,DHL全球货运代理收购英国一家物流解决方案公司DOT,提高在汽车等行业的专业能力。2016年德国邮政DHL收购英国邮件公司,更名为DHL包裹英国公司,2018年又在英国收购一家包裹公司,接管其3500个服务网点,提高了在英国的揽收和投递能力。
2 自有加合作的建网模式
在欧洲,DHL包裹的网络包括德国在内的27个国家。
在欧洲十二国,DHL包裹设有子公司(含持少数股的公司)。这些国家是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波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荷兰,DHL与当地 Sandd合作。
在欧洲其余十四国,DHL主要通过合作进行网络覆盖,主要合作方是国有邮政公司,如爱尔兰(爱尔兰邮政)、丹麦和挪威(挪威邮政/Bring)、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Posti)、匈牙利(Magyar Posta)、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邮政)、克罗地亚(克罗地亚邮政)、罗马尼亚(Urgent Cargus)、保加利亚(Rapido)和俄罗斯(俄罗斯邮政)、塞浦路斯ACS航空速递。
在意大利和瑞士两个市场,DHL没有正式的合作商。在东欧和东南欧部分地区,DHL在布局上仍存在一些差距。
在中东、非洲,DHL快递主要以合作方式在该地区开展运营。2019年,DHL快递与埃及邮政合作,将埃及邮政的邮政中心作为其在非洲的配送中心。
3 前瞻性选择市场
DHL通过收购、合作的方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建立自己的商业运营渠道。从最初的欧美布局,到后来的亚太市场,其国际市场的拓展方向始终定位于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市场增长较快的地区。同时,为了保持全球经营者的优势地位,DHL近两年也开始在非洲等欠发达的地区拓展市场,抢占先机。
在国际网络布局上,DHL善于抓住市场机遇,提前布局。如为抓住往来中国陆路运输的巨大机遇,2008年DHL就先后在多地建设DHL铁路服务中心,开辟中国到欧洲的铁路运输通道。
在国际网络发展过程中,DHL还不断调整和优化网络布局,近几年,DHL在美洲、欧洲等市场持续投资新建、扩建基础设施;调整、整合区域业务中心,建设全球大型枢纽。为打通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DHL不断扩建关键国际市场的履约中心,已建成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香港、印度、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东南亚履约中心。
目前,DHL已经具有海陆空多式联运网络,这为DHL发展国际业务,不断提高运营能力和效率,抵御外部风险发挥着巨大作用。
4 业务板块清晰并独立运作
DHL各业务部门分工明确,独立运营,根据各地需要提供业务。
DHL快递为商业客户提供国内外包裹和文件快件投递服务。
DHL包裹在欧洲地区为商业客户和普通消费者提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标准国际和国内包裹服务。而DHL电子商务则负责世界其他地区的相关业务。
德国邮政国际提供国际商业邮件、直邮邮件和轻件的邮政渠道配送。
DHL全球货运代理从事全球航空、远洋及陆地货运代理业务;DHL货运为拼箱货物、零担货物和整车货物提供欧洲内陆运输服务。
DHL供应链凭借自身的全球标准化设施和专业能力,在不同国家提供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如在中国和美国,DHL开设的业务部门有DHL快递、DHL电子商务两个寄递业务部门,以及DHL全球货运代理和DHL供应链;而在英国,DHL开设的是DHL快递、DHL包裹、DHL全球货运代理、DHL货运和DHL供应链部门。
DHL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部在美洲、欧洲、亚太以及俄罗斯、印度几个国家开展经营。在美洲,提供美国全境的B2C投递和从美国、加拿大出口的全球跨境运输。在欧洲七个国家提供国内的2C和2B投递,在全欧洲提供跨境投递服务。在亚太地区,公司在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提供全国范围的2C投递服务(从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发出的跨境运输)。在俄罗斯通过合作商提供全国投递服务。在印度,以子公司蓝镖快递公司提供全国范围的速递服务和综合性的快递包裹配送服务。
5 邮、商渠道既独立又共享
在网络运营方面,德国邮政DHL集团采取的是德国邮政的邮政渠道与DHL的商业渠道既独立又共享的模式。
在揽收环节,德国国内的邮务和快递业务采取分网揽收,以及国内邮政网代收模式。在德国国内,邮务和快递业务分别组网。邮务使用万国邮联网络,快递使用商业快递网络。DHL快递在国内主要节点建有独立营收网点,同时也使用德国邮政的营收网点代收快件,大客户快件直接进入DHL网络。在国内主要区域,邮务、快递网基本上不存在交叉使用情况。但是,在一些乡村及边远区域,快递服务也使用邮务网络开展运输和投递工作。
在国际上,DHL快递业务主要面向国际发展商业快递,DHL国内快递网络主要服务于承接国际商业快递服务。在国内邮件配送环节,DHL快递业务部、DHL包裹业务部、DHL电商业务部和德国邮政国际业务部的进口国际商业邮件、直邮邮件和轻件邮件,均可交由德国邮政使用邮政渠道负责国内配送。
在邮件的分拣处理、运输、投递等环节,邮政渠道与商业渠道均分开作业。作为一家庞大的全球综合性公司,DHL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拥有全面的通关能力,在全球均可完成通关和清关相关业务。可提供进出口清关、贵重物品清关、通关授权、多边进出口清关、口岸监管保税库仓储、转交报关行、清关后变更、关税配额建议、物品分类建议、保税运输、关税和税费代垫(账号客户)等服务。
6 投递模式自营与合作并存
在邮件投递方面,DHL采取的是自营投递、合作方投递以及与合作方共同投递的投递模式。DHL的投递合作方既有邮政经营者,也有私营投递公司。
如在德国、英国、法国等市场,DHL主要是自营投递。在印度,以子公司蓝镖快递公司提供全国范围的速递服务和综合性的快递包裹配送服务。
在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DHL包裹与比利时邮政合作,由比利时邮政提供B2C包裹的投递服务。
在新加坡、法国、美国市场,DHL采取的是与合作方共同投递的方式。如DHL快递与新加坡邮政合作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投递。在法国,DHL快递与法国一家初创公司合作,在大城市提供B2C包裹“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在美国,DHL电商与美国邮政合作完成“最后一公里”投递。
7 围绕有利可图的市场发展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DHL重视评估市场风险,适时果断放弃不利的市场,并将主要精力投入有利可图的市场。
如由于无法改变亏损局面,DHL快递早在2011年就曾退出中国国内快递市场。将投资重点和业务拓展重新集中到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方面。并在退出市场后不久在中国西部重新投资布局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2018年,由于营业收入下滑, DHL出售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供应链业务,转向发展美洲和亚太市场。DHL全球货运利用“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推出多条中欧货运班列,如中奥货运专列、中德货运专列,占领陆路运输市场。
2019年,DHL电子商务公司退出智利市场,将资源集中在北美业务上。由于价格水平影响盈利,DHL快递退出亏损的奥地利国内B2C快递包裹业务,专注于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国际快递业务领域。2020年DHL出售了在瑞士的物流业务,将更多资本投入数字化发展。DHL计划2025年之前至少投入22亿美元发展数字化,以新技术驱动电商供应链发展。
8 重视技术创新引领作用
DHL从成立之初,始终围绕创新发展。除了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投递创新之外,DHL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
DHL不断在运营中使用新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早期自主研发的海关清关软件,将入境货物的清关时间缩短了50%。DHL供应链使用仓库增强现实技术、智能眼镜提供订单拣选指示和物品位置的视觉显示,使公司平均生产率提高15%。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物联网、端到端可视化解决方案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在提升运营效率、保障运营安全、优化客户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HL还利用新技术提升客户体验。早在1989年,DHL就推出了Easyship发货处理系统,顾客可以使用个人电脑掌控发货准备和跟踪货物进度。后来又推出面向顾客的桌面发货解决方案DHL Connect、手机查询服务。2000年,DHL就已经成为世界首家可以通过短信息查询货运信息的快递公司。
近几年,DHL还在全球建设了多个物流创新中心,如德国特罗斯多夫的DHL创新中心、新加坡的亚太创新中心和美国芝加哥附近建设中的美洲创新中心,在展示物流创新技术的同时,创新中心也作为协同创新的区域平台,促进未来物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开发。创新中心也显示出DHL以创新为引擎促进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