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原本年初就要启动的生肖邮票项目,一直拖到4月初才开始,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效果出乎意料。”8月7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票印制局内,设计总监王虎鸣和记者聊起了邮票创作背后的故事。
生肖邮票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这让王虎鸣的行程十分忙碌。采访前,他和其他专家评审刚刚经历了一下午的紧张评议,最终确定了生肖邮票的雕刻稿。紧接着找到了雕刻师刘博,给出雕刻稿的修改意见。饭还没有顾上吃,就要继续沟通开机仪式直播的访谈内容。
作为设计总监,王虎鸣负责和设计师姚钟华沟通邮票图稿的创作,在他看来,创作《辛丑年》生肖邮票的过程“曲折却有意义”。
“姚钟华设计过第一轮生肖牛邮票,此后再也没有设计过新的邮票,一直以来没有联系。一开始,我们以为他在美国生活,后来通过美国的朋友辗转联系才发现,他在两年前就已经回到家乡云南昆明定居。”联系经历了一番波折,但让王虎鸣没有想到的是,创作过程非常顺利。
“得知中国邮政时隔36年再次邀约他设计牛年的生肖邮票,他十分很开心,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觉得这是与邮票的特别缘分。”沟通后仅几天时间,姚钟华就将邮票的初稿交给了王虎鸣。
“创作的速度非常快,足可见姚钟华对牛的了解非常深入。他在美院附中上学期间,就开始观察生活,画过非常多有关牛的作品,对于牛有深厚的情结和积淀。”
在与姚钟华的沟通过程中,王虎鸣能明显感到他的创作心态是非常愉悦的,“他创作过第一轮生肖邮票,可以说这次是带着对邮票的情怀和热情去完成整幅作品的。”
说起与第一轮生肖牛邮票在创作上的不同,王虎鸣直言,今年的牛票更“洒脱”了。
“姚钟华两轮创作在造型、表现手法上是一脉相承的。不同之处在于,今年的画法更洒脱了。第一轮生肖邮票创作正好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到时代精神的感召,他画出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牛形象,牛是昂起头来向上、四肢有力的。”
王虎鸣告诉记者,生肖邮票的创作要契合时代精神,生肖不是简单的动物写真,一定是超越原生态的自然描摹,表达中国人赋予牛的精神意义,“你看,今年的生肖牛是积极的、向上的、一往无前的形象,这和快速发展的国家形象是对应的”。
王虎鸣又告诉记者,今年与姚钟华的沟通全部依靠微信、电话完成,但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第一轮牛票创作时,当时的编辑用书信和姚钟华联系,信件到达对方手中都要一周的时间。从书信到微信,联系方式虽然截然不同,但我们对邮票的情怀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