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个荣光的名字,饱蘸了人们太多的梦想与期许,也承受着无法名状的挑战与压力。今年是我当记者的第10年。10年从业坚守,犹如西西弗推石上山,因为热爱,而把无人知晓的苦历变成了诗意的栖居。
“脚上沾满泥土,心中充满真情。”过去10年,我在用心去践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的这句至理名言。10年来,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进步,上级单位也给予我不少表彰奖励。今年7月,我还获得了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27座城市、245个行政村,这是我的青春,也是我的远方。从西藏阿里无人区到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从中印边境冲突区到反恐维稳第一线;从世界海拔最高的行政乡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从尼玛拉木的徒步邮路到其美多吉的雪线邮路;从九寨沟地震震区到治疗新冠肺炎的医院……10年来,我与时代同行,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记录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工作,去发掘基层邮政人的感人故事。
尼玛拉木、其美多吉,他们的感人事迹,邮政人耳熟能详。我很幸运,因为采访能和这些先进典型成为朋友。我更加骄傲,能够把他们的感人事迹转化为文字、照片、视频,让更多人知道。
我忘不了,在平均寿命只有45岁,几乎没有年轻人的世界海拔最高乡普玛江塘送邮件的藏族小伙儿次仁曲巴;我也忘不了,写好遗书奔赴反恐维稳最前线的新疆邮政驻村工作队员。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哪一刻停止,但他们知道,只要还活着,就要履行国家、社会赋予中国邮政的责任和担当。
我忘不了,一个人独自驾车往返于“鸿雁天路”的青海格尔木市投递员葛军;我也忘不了,孤独一人驻守在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邮局的藏族小姑娘措姆。
他们不知道北京的夜有多么繁华,他们只知道,有人的地方就必须有中国邮政。
我感谢10年的记者生涯,它让我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去不到的地方;它让我经历了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有的经历。我感谢10年的记者生涯,它让我的青春变得更有意义;它让我的人生有了更坚定的方向。
当记者这10年,让我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10年,成就了我在油墨清香的字里行间绽放着邮政人的芳华,在中国邮政的宣传喉舌传播着邮政人的故事,在百年邮政的峥嵘岁月里记录着邮政人的精神。
在记者生涯的第10年,当我在回望过去的时候,也在思考:再出发时,应该向哪里去。
转型,这是每名记者都会遇到的事情。未来,我将更多关注中国邮政的改革发展,在滚滚的时代浪潮中去讲述邮政故事。
再出发时,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岁月并没有抹去我对新闻的执着与激情,我还会满怀激情地冲向每一个新闻发生地。10年后,当我再回望时,希望这个10年,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