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9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是桐山的一只鸿雁

    

    劳模感言

    作为一名邮政投递员,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来到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领奖,能获得殊荣,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这是我人生中最光荣、最幸福和最值得记忆的时刻!我将用一生去珍惜和呵护这份荣誉。非常感谢多年来邮政企业给我提供的平台和对我的培养,这让我时刻心怀感恩。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服务百姓,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 

    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在未来的每一天,我将时刻用劳模精神鞭策自己,牢记服务宗旨,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甘于奉献,更好地服务桐山百姓,创造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精彩人生,并充分发挥好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国邮政的“二次崛起”不懈奋斗!

    劳模故事

    爱大山 他义无反顾

    他拥有大山般博大的胸怀和农民固有的淳朴善良,对大山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年轻时到大城市打工的漂泊经历,让吴义阳更加渴望回归家乡,扎根故土。他行走的邮路就是号称“太湖县第一邮路”的桐山邮路。在这条邮路上,他已经奔走了20年,亲历了邮政投递从步班、自行车班、摩托车班再到如今汽车邮班的变迁,也见证了这片故土逐渐走出贫穷、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每天,他从支局出发,上浮邱穿赤水河经桐山,过将军山,奔天花坪,走莲花寨,在峰峦沟壑中穿行,服务9个村落、1所初中、4所小学以及1.7万多村民,时长达9个小时,回到支局已是万家灯火时。 

    2008年,暴雪纷飞天地寒,积雪逾月不化,道路结冰,山区交通几乎中断。吴义阳为将紧急邮件及时送达收件人,他脚缠绑带、肩扛邮包上了桐山。在茫茫大雪中,他扶崖转弯时脚下打滑,不小心掉入深涧。本以为会有生命危险,惊魂未定的他发现自己被卡在树桩与岩石的夹缝里,是老树桩救了他一命。历经了这次“劫难”,吴义阳依然不退缩。2011年7月,桐山、将军山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松树林发生了松毛虫灾害,吴义阳每天到镇政府拿最新的松毛虫防治预报及杀虫办法宣传单,及时送达灾区各村民小组,指导老百姓灭虫。原本108公里的邮路一下子增加到200公里,投递点增加到300个。这项差事苦,苦的不是多跑路,苦的是跑的根本不是路!十几天下来,松毛虫消失了,可吴义阳却变得鼻青脸肿,满身伤痕。 

    吴义阳十多年自费为山区的10名孤儿和贫困孩子订阅了学习报刊,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黄敏提供帮助。20年来,在桐山邮路上跑,受了这么多苦,在外人看来很不值,可他还是乐呵呵的,坚守岗位出班归班,翻山越岭,蹚水过河。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在百姓中传扬。他情系山区百姓、坚持优质服务的精神在大山里传开,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桐山鸿雁”。

    爱乡亲 他竭尽所能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吴义阳开始利用自己学到的互联网、农村电商等新知识帮乡亲们致富。自2016年以来,他指导乡亲们利用邮政线上邮乐网平台开店,让30多位乡亲走上了常态化销售之路,实现了脱贫致富。当地玉岭村村民张童春学会做微商后,一年实现树桩、花草、腐叶土等产品销售收入10万元。桐山村村民胡知兰一年实现茶叶、土鸡蛋、干菜等土特产销售收入近3万元…… 

    吴义阳和妻子还在工作之余开通了微店,利用这些年因服务结识的本地外地客户资源,一起无偿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产品,并确保产品寄递服务到位。3年来,通过微店,吴义阳帮助了近百名村民每年实现网上销售额达两万元。 

    在当地政府、村委会商讨制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时,吴义阳也积极参与,利用邮政在每个行政村建成的村邮站点,发挥每个站主当地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利用站主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让站主收集周边百姓家的产品一并实行自种自销或互补式销售,让农民种植的天麻、茯苓、葛根粉等山区特产能够保持常年对外出售的状态。通过“互联网+”,扩大当地农村人口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效果已经显现,也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群回乡发展。


    

看着农户们的土特产在网上打开销路,吴义阳感到很欣慰。


    

山路再险,也挡不住吴义阳坚毅的脚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