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月6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省分公司:宣传到位 前端堵截

    2020年以来,浙江省邮政分公司代理金融网点共拦截金融诈骗93起,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该分公司的主要做法为:一是邮银共同开展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专项风险排查工作;二是强化落实反洗钱系统补录补正、司法查询、涉电信诈骗交易识别、日常尽职调查四个规定动作;三是先后开展“普及金融知识进万家”“守住‘钱袋子’”“防范非法集资”“6.29反欺诈宣传”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防诈骗小知识,提升社会群体风险防范意识;四是下发《关于金融网点未严格做好客户身份真实性识别的风险提示》,明确凡需客户出示身份证办理的业务,均应先引导客户经网点ITM通过人脸识别,才可再引导至柜面办理。 

    案例 

    一、拦截冒充淘宝退款诈骗。 

    2020年5月18日,一客户到松阳城南营业所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网点主任与其闲聊中发现客户并不认识接收汇款方,引起了警觉。客户表示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淘宝卖家,客户之前买的面膜有退款,让客户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退款,以支付宝信用分不足800无法完成操作为由,让客户下载一个“京东金融”APP。客户操作完成后发现真的收到了一笔钱。之后,诈骗者马上加了客户QQ,表示多退了钱,要求返还,并通过QQ语音电话让其汇到对方个人账号。在闲聊过程中,客户又接到该电话,让其尽快汇钱,网点主任接过电话以不能转到个人账户为由拒绝。于是对方恐吓要到法院起诉客户,网点主任表示将报案,对方便匆忙挂了电话。 

    点评:在此案例中,网点主任严格落实防范电信诈骗“四必问”,机智与骗子周旋,避免客户遭受损失。 

    二、堵截团伙网络诈骗。 

    2020年3月17日下午,一男子到龙泉新华街营业所反映收单二维码短信收不到。网点负责人查看了收单明细,10点至15点间就进账15500元,笔数较多且金额大小不一,与其经营小店的收入特征不符。此时,收单合作方某公司来电说该二维码可疑,于是网点负责人第一时间报警,帮助公安部门顺利抓获该男子。第二天下午,两名自称是犯罪嫌疑人的朋友来网点办理电子令牌,网点人员立即报案。后得知,这些人是专门以微信和QQ骗取资金的诈骗团伙成员。 

    点评:此案例中,网点负责人根据对方收单明细与其经营小店收入特征不符,凭借经验判断为可疑,最终帮助公安部门顺利捣毁该诈骗团伙。 

    三、堵截投资高回报率保健品诈骗。 

    2020年3月17日,一女子与两位老人到江山鹿溪路邮储网点,老人要求柜员取现15万元。柜员告知大额取现要预约,并询问资金用途,老人吱吱唔唔,并不时回头看后面女子,女子说要买房。柜员察觉女子行为异常,又询问在哪里买房,老人不作声,女子回答要到嘉兴买房,随即拿出一张工行卡,称如果不能取现就转账到该卡。柜员判断客户应该是被骗,刚好这两位老人是网点负责人朋友的外公外婆。负责人一边稳住客户,一边通过手机联系朋友,综合柜员则马上报警。 

    老人外孙赶到后,柜员故意告知客户无法跨行转账,只能今天预约明天取款,客户表示同意。此时,随行女子想借机离开,刚好两名民警赶到,将女子拦下。在民警的询问下,两位老人才告知陪同女子是经营保健品生意,对方说有高收益回报,他们准备投资。 

    点评:此案例中,网点工作人员一方面巧妙地与骗子周旋,为警方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因为与客户家人认识,及时打电话通知家属。最终既避免了客户财产损失,也帮助警方抓获诈骗者。 

    四、拦截冒充公检法网络诈骗。 

    2020年8月4日,一客户至杭州秋涛北路营业所办理账户交易流水打印及汇款3万元业务。经办人员发现客户神色慌张,并发现交易明细异常,故询问这些汇款用途。经了解,之前有自称公检法人员通过QQ联系到客户,声称其身份证借给他人使用。客户受对方引导多次转账共207万元。网点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是明显的电信诈骗,立即协助客户报警。 

    点评:该案例中,网点人员严格落实防范电信诈骗“四必问”,最终让客户醒悟,避免了更大损失。 

    共性 

    一、诈骗手段依然以传统骗术为主。虽然各种诈骗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但从这些案例中发现,多数为传统的作案手法,如冒充公检法、网络贷款、兼职刷单、交友诈骗等这些成功率较高的“经典”手法依然猖獗,有时只是稍加变种,需要网点工作人员细心识别。 

    二、中老年客户为主要受害群体。在今年堵截的金融诈骗案例中,中老年客户占到了大多数。这类客户数量庞大且有一定存款,但受教育程度低,防范意识较弱,容易在诈骗团伙专业的花言巧语下上当受骗。 

    三、客户办理业务有陪同人员或时常接听电话。这些案例中,很多诈骗者伪装成客户的亲戚朋友前来网点,在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对客户进行暗示;有些诈骗者则在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以电话、QQ语音的形式联系客户,催促客户尽快汇款。 

    经验 

    一、重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传统骗局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防范意识的缺失或不足。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必须肩负起社会宣传的义务,拓宽宣传渠道,深入社区、村庄、校园,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向社会群体宣传到位。 

    二、强化网点在金融诈骗前端的堵截作用。对于转账汇款的业务,一定要做好柜面防电信诈骗“四必问”。也要时刻观察客户举动是否异常,对于有可疑人员陪同或经常接听电话的客户要引起关注。 

    三、积极通过微信群交流分享经验。全省各地市借助微信群按周开展风控信息轮值播报工作,分享日常工作中防范电信诈骗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形成交流学习的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