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论坛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1年4月1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应对新的消费场景

    

    □宋金秀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北大肿瘤医院“病案复印”邮寄服务正式上线,患者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北肿云病历”APP,就可以通过网上提交病历复印申请,享受病历邮寄到家的便捷服务。不能不说,“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像这样“线上点单、线下配送”的例子越来越多。在今年春节期间,某同城急送进一步升级同城“帮取、帮送”跑腿服务,推出了“年味专送”服务,满足消费者取送年货、礼品的需求。同时,在“帮我送”和“帮我取”产品下,增设“年夜饭”指引功能,满足用户取送年夜饭等熟食类食品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升级持续加快。动动手指、敲敲键盘、点点手机,预约旅游、体检、看病、购物……各类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各行各业都在随时随地满足百姓的消费需求,方便着人们的生活。当然,除了买商品,买服务也已经成为多数人消费菜单里的“必选项”之一,可以说服务消费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据报道,现在每一小时,全国百姓花费超过45亿元用于购物和餐饮消费,快递企业处理超过615万件快件……这些数据成了中国庞大消费市场活力的真实写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这也意味着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的业务整合,将为未来的消费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量。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邮政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赛道,从而占有市场一席之地,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拿某快递公司来说,在面对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时,及时推出了生鲜便利、高端美妆、服装鞋履、汽配商务等即时配送场景,充分发挥其在配送、仓储、调度、运力等方面的物流“基因”优势,打造出“同城+仓储”“同城+冷运”“同城+店配”等定制化全链条解决方案。而对于多端配送需求,该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根据订单分布为商户进行前置仓规划建议,提升线下门店的即配、仓店调拨等近场服务的整体运营效率。“同城+”还通过全场景互补形成了更强大的运力网络,无论在订单高峰还是低谷时段,都能为各类商户提供优质配送。 

    中国邮政具备许多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网点最密集、分布最广泛。邮政金融、寄递、实体网点等多业态、多场景、多产品的综合优势,表明邮政业务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上下延展的。如果只做产业链末端的“搬运工”,明显已经不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根据客户需求,有效整合邮政多业态、多场景的资源优势,从需求侧响应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的无缝对接,打造上下游生态协同发展的“生态圈”,才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路径。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单从需求侧看,未来快递业的渗透性将更强,快递服务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服务领域呈现“泛在化”的趋势。若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就取决于自身对差异化竞争的敏锐判断,从而有效拓宽行业竞争和发展的边界。 

    从整体上来看快递行业的多样服务形式,能够应对未来客户的服务需求,只有不断提升整体运营能力,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到提高服务的性价比,到物流速度的快且好,再到重要的“最后一公里”,让客户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才能经得起新型消费市场的考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