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知行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2年7月1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谓“朝乾夕惕”

    

    □鲍严

    朝乾夕惕,这个词庄重严肃、正能满满,心虚体虚之人,看到它心里定会泛起丝丝涟漪,甚至生出一些抵触:“为什么要朝乾夕惕?”“能不朝乾夕惕吗?”“有人去朝乾夕惕不就行了吗?” 

    朝乾夕惕,出自《周易》一书。《周易·乾》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无咎”两个字表明无大碍,不会有大的闪失。但是,这两个字的前提是很严苛的,终日乾乾,整天都要“乾乾”。“乾”字的本义是植物从土壤中钻出,奋力向上生长,以获得更多的阳光;“乾”作为形声字,“乙”字形象地描述了一棵小苗破土而出、艰难向上的生命意象,由此生发出勤奋进取之意。想要“无咎”,“乾乾”的苦是免不了的,弱弱的嫩芽要顶着不知几深泥土的覆压,恐怕不经一番拼死挣扎,是很难完成挑战的。同时,不经历这番生与死的较量,也不会理解“夜来的恐惧”,害怕风雨、害怕虫豸,害怕一切可以摧折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因此,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谨慎,是如履薄冰之态。这些都是“无咎”的前提。而“细思极恐”的是,在生死两极之间,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是一棵傲霜斗雪的参天大树,不需要“朝乾夕惕”呢? 

    “君子终日乾乾”是乾卦九三爻的爻辞。《易经》中六十四卦,也称别卦,由上下两个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组成。每个别卦由六个爻组成,九三爻指的是从下往上数第三爻。从九三爻所处的位置来看,处于下卦之顶,遗憾的是,仍然没有进到上卦。《周易正义》言九三爻,“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是不折不扣的“危地”。类比一个今天的情况,丢了家乡的土地,进城务工,买不起房、安不下家,又不知老之所至,这不是一个很“危”的人生局面吗?《易经》的逻辑十分“狡黠”,它的逻辑智慧充分体现在“相对性”上,你的位置到底是潜龙在渊,还是九五之尊,永远是相对的,而“相对”中的“绝对”便是“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既然如此,处在“危地”就是一种绝对的状态,怎么躲得开“朝乾夕惕”呢? 

    《周易》最初是用于占筮的。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讲到乾卦九三爻时点明:“君子,指占者而言,言能忧惧如是,则虽处危地而无咎也。”这句话可以让绝大多数人把心放下,虽然我们处于“危地”是绝对的,但是,只要心存忧惧,然后化忧惧为努力、为“乾乾”,便可达到“无咎”的境地。 

    著名易学家熊十力先生在《乾坤衍》的《广义》篇中有这样的表述:“圣人所谓乾者,乃生命、心灵之都(总)称耳。”换言之,“乾乾”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但凡一个活着的人,一个还没有沉沦到尸位素餐的人,都应起而行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