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适读人群:从事经济、管理的专业人士,从事营销的一线人员 杰里米·里夫金所著《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一书,提出了每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具备通信媒介、能源和运输机制三个要素,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经济学家所说的通用技术平台,将引发未来的生产、贸易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该书将能源互联网的设想扩展至通信互联网和物流互联网,这三个互联网融合构成了全球化的超级智能网络——物联网。当整个世界连接到物联网上后,可以大大提升效率、降低边际成本,并将改变价值链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共享经济。 杰里米·里夫金还详细阐述了在未来近乎零边际成本社会里的生产组织和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并将其称为“协同主义”。在协同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随处可得,不存在生产资料所有者购买劳动力和控制生产过程的问题,雇佣劳动得到解放;产品生产不再以利润为导向,对使用价值的关注超越对交换价值的关注。人们甚至可以超越拜物教式的货币形式,实现劳动时间的直接交换。伴随着共享协同时代的到来,人们将不再关注物权,而是回到如何提高人类个人和集体幸福感上。这将使社会从市场机制进入共享机制,最终达到一个新文明时代。 “共享经济”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在《社区结构与协同消费:一个常规方法》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这种经济模式。商业机构、组织或政府作为第三方创建市场平台,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建立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个体可以在平台上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知识经验,甚至筹集资金。 本书提出了“协同共享”的概念,将共享经济模式推广至集成世界网络中的所有人和物,并描绘出能源互联网、通信互联网、物流互联网三者融合为一的全球化超级智能网络——物联网。物联网通过传感器连接生产要素、物流网络、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并实时收集有关数据,通过智能分析、计算和预测提高效率,降低整个经济体内产销和服务的边际成本,乃至趋近于零。协同共享将改变人类世界观,其激励机制将更多地基于提高人类社会福利的期望,而不再是重视物质回报。因此,我们应该探讨如何应对全球经济范式转换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什么是零边际成本社会?是什么促成了新经济范式的出现呢?里夫金认为,“零边际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指在当前产量下,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总成本。例如,当教师上课时,坐一个学生和坐一百个学生的成本是相同的,这是一种“零边际成本”的情况。在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中,通过协同共享,绿色能源、商品和服务以接近免费的方式被分享,形成了一种最具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也是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在看到“零边际成本社会”和“共享经济”理论的积极意义之余,我们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本书提出的许多观念仅仅是一种大胆设想或者是提出一种新思路而已。里夫金的“共享经济”和“零边际成本社会”理论的假设,是技术进步驱动生产率提高和边际成本下降,然而这个假设同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衡量。如果我们仅仅被新概念所吸引,而没有做好技术基础研发和针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盲目推行、发展某新兴产业,我们很可能会再次陷入过度投入、低端制造、重复浪费的困境,并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零边际成本”和“共享经济”的适用范围,边际成本较低需要以规模生产为前提,只有在同质产品生产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才可以使得边际成本很低。实现共享需要单个产品可以被多个消费者同时消费,并且没有损耗。□唐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