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大型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云计算应用日益成熟,大型商业银行正在着力构建智慧、开放、融合的云生态,助推自身数字化转型。
构建金融业务生态、开展数字化经营是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主要选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5G网络的规模化应用,数据、算力在爆炸式增长,人工智能算法得到深度应用,人类社会与互联网相伴相生、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驱动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中,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出的云生态必将成为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开启第二发展曲线的重要力量。
云生态的关键词是生态,这里的生态指的是在商业与管理学领域,存在于公司与公司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商业生态。199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尔(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中,以整体的“系统”取代了单个公司作为分析主体,体现出整体观;以生态参与者的交互与共存取代公司内部管理,体现出公司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浪潮下,科技逐渐成为金融生态发展的基础支撑;而云计算是所有科技实现的算力基础,自然而然,云生态必然成为业务生态发展的基础。
云生态概述
在自然生态中,生物与环境构成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推动自然生态保持良性循环。借鉴自然生态的模式,在金融和科技相融合的活动中衍生出了云生态的概念。云生态是指将多个有合作关系的组织通过云的方式相互连接,使得多个组织之间的网络、应用、数据受控连接,为业务生态提供技术支撑。狭义的概念是指与云相关的IaaS、PaaS、SaaS、DaaS等,广义的概念包括任何技术、数据、资源、能力等业务支撑侧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云生态是业务生态的信息化基础。
云生态的参与者包括供应端、需求端、产业端和合规端。云生态的组成部分与环境构成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各方参与者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供应端包括技术、资源、数据和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上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需求端则包含所有广义的消费者,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用户需求的集合,按类型则可以分为B端、C端和G端;产业端体现云生态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行业,云生态从整体上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形成,促进了云生态内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并培养一批跨学科人才,推动技术和人才交流,形成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局面;合规端则是云生态发展的基础要求,整个生态业务发展需要遵循包括央行、银保监会在内的银行主管机构,以及公安和工信部等安全领域上管理机构的相关法律政策。生态的各组件建立在参与者的互动之上,由内向外体现云生态组成部分之间的支撑关系,由外向内形成促进关系,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运营贯穿始终,是云生态价值连通和保障的关键。
云生态发展现状
在全球云计算浪潮的席卷下,云已覆盖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当前欧美国家仍占据云服务市场主导地位(75%以上),中国市场虽占额较小(仅约4.05%),但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从竞争格局来看,亚马逊AWS占据全球IaaS云服务市场近半份额。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8年,亚马逊AWS在IaaS云服务市场的份额位居首位,排名后面四位分别是微软Azure、阿里云、谷歌云和IBM云,其市场占有率远小于亚马逊AWS。
而综观国内云计算可以看到,云市场(特别是金融领域云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云服务厂商,比如阿里云、腾讯云;第二类则是由大型金融集团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独立发展的云生态,比如兴业数金、平安科技;第三类则是由传统的IT软件服务公司转型而来的参与者,比如宇信科技、文思海辉。各类企业通过云技术服务占领一定市场后,都积极发展云生态,希望依托云技术构建各自的生态系统。
商业银行云生态发展展望
第一,大型商业银行云生态与业务生态的关系。由于云生态是业务生态的信息化基础,大型商业银行的云生态不仅可以快速赋能业务生态,还在对外输出技术后会形成一批使用云技术的同业/异业(外部)客户群体,构成云生态。
第二,大型商业银行云生态的创新作用。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云计算生态实践正在进行着由内到外的云应用与云服务创新演进。对内扎实推进银行自身体系的云架构转型和创新应用,从云开发、云测试、云数据中心、云灾备等入手不断深化应用,创新和优化银行自身资源和服务的弹性管理能力;对外积极推进银行金融服务的云化输出,参与构建互联网新生态的形成与演变,抢占网端制高点。云生态促进自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其为业务提供新的增长点,都在展示着云生态的巨大创新作用。(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