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记者节。这是我从事邮政新闻工作以来过的第8个记者节。 如果问邮政记者是干什么的,你可能会听到采访、写稿、选题、策划、方案等N个抽象名词;你也可能惊讶于他们的行踪不定,明明前几天发的朋友圈是在西藏裹个大棉袄抱着氧气瓶,可转眼间就穿着正装出现在北京某大型展会。人们常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邮政。可我想说,只要有中国邮政的地方就会有邮政记者的身影。因为那里是他们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沃土。 8年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不算短,但在这个媒体与企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我好像并没有攒下多少“宝贵经验”。从传统媒体、新媒体再到融媒体,一个记者被赋予的角色越来越多,甚至要成为一个能采会写、能拍会剪还要出镜的“全能侠”。而作为邮政人,深受“一封信、一颗心”职业精神的感染,所以作为邮政记者,我想也应该是“一篇稿、一颗心”,用心、用情去采写好每一篇报道。新闻报道的手段变得多元化了,但记者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初心不能变。 今年9月,我参加了“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行”陕西站的采访。前期了解到,汉中市城固县邮政分公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分公司,其储蓄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却能位列全县金融机构第一,金融客户规模、客户渗透率位列全省县级邮政第一。他们的闪光点到底在哪儿?反复询问后,我们这些“挑剔”的记者也没能得到心满意足的答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城固县分公司金融业务部、农村支局和“职工小家”,跟随邮政职工走访村民。随着采访调研的深入,我发现邮政职工在交流时的礼貌谦逊和工作中的细节把控,都带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城固邮政推进高质量发展、成功获客吸金的秘诀。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只有那些饱含温情、直抵人心的作品才是高质量的作品。作为邮政记者,每一次采访、每一次报道、每一次拍摄,都要用心用情,打磨出真正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力作,哪怕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我也心甘情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