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中国记者节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柏滨丰:深入肌理 共情变迁

    

    出发前尚有顾虑:只蹲一个村子?能撑起四五千字的报道?有足够的厚度和深度?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谁说不能呢?我跟随采访组,深入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海孔村,多维度观察、沉浸式体验“邮快合作”,看它如何在乡土情结的顽固与粗粝中,在经济转型的变革与创新中,在市场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中,打出一个清脆的、与时代共鸣的响指。 

    我们走进村里的综合便民服务站,走进村民家,走进橡胶林……与村民交谈,体验他们的日常,既看见了传统的民风肌理,又感受到“邮快合作”激发的乡村新活力。 

    蹲点调研,历来是记者重要的采访方式:选择某个地方,较长时间停留或多频次访问,以求对某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问题、人物等,获得深入、全面的了解,形成有深度的报道。 

    信息时代,蹲点调研“老掉牙”了吗?不。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始终不能替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蹲点调研,既不是按照预先拟定的理论框架收集材料,也不是根据调查材料简单归纳一般结论,而是直观社会本身,以鲜活的人、事、物,反映调查对象本质,给人以启示。 

    正如新闻学教授杜骏飞所说,“只有当我们抵达了人,我们才可能真正抵达新闻”。做好蹲点报道,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的跟踪采访,认真倾听基层百姓最真实的想法,挖掘最鲜活的新闻素材,既反映百姓心声,也体现时代特征。 

    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每个村庄都是一个在大历史中忽明忽暗的小局部。我们蹲在海孔村,走着、看着、聊着、感受着,把随手可拾起的一个个小切片,拼成一支多彩的万花筒,从中窥见“邮快合作”的大图景。 

    在那里蹲得越久、扎得越深,我就越发深刻地感受到: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厚植着邮政延续百年的根脉与灵魂,更蕴藏着邮政迈向未来的基因与密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邮政不是悄然远去的背影,而是勇毅担当的奋进者,是中国大地上拔节生长的力量,是时代华彩下生机勃勃的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83161158 举报邮箱 feedback_cpn@163.com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