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邮务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9月2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力发力 补齐短板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做大做强农村市场

    今年以来,邮政业发展迎来国家密集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1号文件对邮政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种种利好,为邮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疑也为今后邮政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邮政企业借力发力、补齐短板已成为当务之急。 

    借“利”打力,让多方资源活起来。借势而起,借力而发,是常用的借力方法。许多凭一己之力看起来难办的事,如果巧借外力,就能很容易办成。在今年“两会”上,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在提案中提出当前快递末端投递主要面临的“四难”和如何解决的建议。解决办法即:一是由国土资源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出台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的具体政策;二是发展城市末端共同配送,建立不同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制度……这一提议如能得到落实,邮政企业就可以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普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农村邮政服务能力。 

    借“势”而上,让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邮政在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三农”、服务精准扶贫方面作用日益彰显,并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但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无论是扶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邮政要做的工作、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有学会换位思考,量身定制特色服务,方能让服务品质逐步升级。特别是对于农民来讲,他们需要的是更能贴近农民生产生活接地气的服务、产品,如快递配送到村,交水电费、网购也能在家门口找人代劳等。恰恰这些邮政企业都可以做到,因为邮政企业有着其他快递公司难以复制的、强大的寄递网络,有着可以办理百姓生活缴费、购物等业务的网络平台,有着服务“三农”所塑造的良好口碑,只是缺少政、商的强强联合。必须承认,与城市相比,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邮政服务质量还是需要提高的。如今利好的政策,正好可以实现对症下药,让邮政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吉林省和龙市为例,2017年,和龙市政府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和龙市邮政分公司借此对接当地政府促成了政、企、商三方合作项目,将邮政“邮掌柜”系统和“便民服务系统”安装到政府开发的“金达莱丝路”电商平台终端上。目前遍布和龙市8个镇76个行政村,共35处“金达莱丝路”站点实现了农村电商物流配套全覆盖,全部支持线上邮政便民缴费、邮政日化产品和延百超市数百种商品批销代购,月代销额达1.8万元左右。此举实实在在地让农民享受到更多便利,不仅为邮政精准扶贫赢得了良好口碑,同时为邮政拓展农村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借“需”融合,让业务发展旺起来。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或更具效能。万国邮政联盟在其蓝图《愿景2020》中将创新、融合与包容视为未来推动邮政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邮政只有将其业务融合后方可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据有关统计,2017年邮政的农村市场业务量占据60%以上。农村电商市场是新的创业领域,可以说农村电商市场发展前景为邮政业务的长远、创新发展提供了大舞台。农村电商服务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农民的需要。具体而言,农民需要的是快速而便捷的寄递、安全而可靠的金融服务、便利而惠民的生活缴费购物等。这些均印证了借助各板块融合发展将是邮政占据农村市场发展的主导。要借邮政各专业融合互促,让邮政各项业务发展旺起来,真正走出一条“政府支持、农民满意、邮政得到发展”之路。□孙延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