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融·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工智能:以不变应万变
——读《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为抓手》有感

    一双湛蓝而深邃的眼睛,一张类似奥黛丽·赫本的靓丽脸蛋,显露出温文高雅的气质。她是知名的社会名媛吗?——不是。 

    听到她的妙语连珠,人们会觉得造物的神奇,而当她说出“我将会毁灭人类”时,又会感到莫名的惊恐。她是实力强大的反社会人士吗?——不是。 

    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不管人们对她的高智能如何惊讶,科学家如何质疑她是团队精心准备的“节目效果”,我们都必须承认,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后,人类失守了最后的智力堡垒。索菲亚和AlphaGo打开了人工智能竞相追逐的序幕,第三次技术浪潮扑面而来。 

    在探寻“强人工智能”的新闻中,笔者对人工智能(AI)发展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社会伦理的变化感到无比的疑惑:人工智能已经渗入自动驾驶、翻译、文化艺术、音乐、金融、法律等领域,在带来创造性收益的同时,未来是否有大量的职业消失,导致就业市场发生颠覆性动荡?人类是否能够把控人工智能的决策和行为符合人类的法律和道德伦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为抓手》(以下简称《人工智能》)这本书在技术、产业、战略、社会伦理等方面展开了严谨的阐述,恰好缓解了笔者的惊疑。 

    此书所持阿兰·图灵的观点“即使我们使机器屈服于人类,比如可以在关键时刻关掉电源,但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应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让我们可以期待AI逐渐强大的智能,使人类从重复、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也着手防备其类似迈达斯国王点金术的决策自主性——不能与人类的伦理、法律相悖。这也正是当今各国对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文规划的热点话题。人工智能的进化已经势不可当,政府、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不断更新劳动者专业技术,练就劳动者随时变更职业的本领,以缩短就业市场动荡的周期。 

    笔者从初看此书时的杞人忧天,转变为合上书时的豁然开朗,不仅是因为《人工智能》开阔了笔者对AI发展认识的视野,更因为笔者逐渐想通了,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必然带来正反两面的争议,而人类的智慧总似天平的砝码维持着世界微妙的平衡。比如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让世界各国意识到地球的表面是无尽头的圆。第二次产业革命从蒸汽机到电气时代,让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原子能的应用,改变了世界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也一定会带来产业螺旋式上升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但不管经历怎样的阵痛,人类的发展就像滚滚的车轮从不停歇,文明的进步就像东逝的长江流水不舍昼夜。那么,就把人工智能引发的忧虑交给时间、抛给未来吧,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只需继续享受现代科技的便捷,永怀一颗对生活不变的敬畏之心,来应对未来的万千变化。 

    作为一名邮政人,笔者曾担忧其他商业银行设备智能化和人员精简化的加速,会挤压邮政金融的生存空间。但《人工智能》这本书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的核心由“1”和“0”冰冷的代码构成,其精心设计的程序和无情绪的语言不会给客户带来宾至如归的感觉。更何况,作为邮政金融服务主体的中老年客户,普遍面临着子女的展翅高飞,经历过人情的冷暖,他们非常渴望贴心的交流和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恰恰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永恒动力,也是机器所不会提供的。因此,邮政金融一定要继续保持真挚不变的热心和细心服务,这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陈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