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济南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留学生。)嗯(不好意思),我是一名韩国欧巴。
到中国走走看看是我从小的梦想。你是不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到中国学做菜啊(大笑)。因为我太喜欢中国美食了,所以我就来了啊。在中国,我学会的第一个网络热词是“旅游达人”。因为我很喜欢旅游啊。
你刚才问:“出去旅游必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去邮局寄明信片。”昨天我们老师跟我说:“亨俊,你那么喜欢寄明信片,正好有个采访,你就从邮政这个视角来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直观感受吧。”我仔细想了想,还真有的说。
真的,我觉得中国邮政无所不能啊。在贵州一座大山中的村子里,我竟然找到了一家邮局(编者注:村邮站)。我走进去问能不能给济南寄张明信片。工作人员对我说:“别说寄明信片了,寄包裹都行。”天啊,我真的震惊了,因为这个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距离最近的县城有100多公里山路。在这种地方建邮局,得花多少钱啊?(不可思议)。有一天我实在憋不住了,对一个中国朋友说:“难道中国邮政能把邮局建到珠穆朗玛峰上吗?”一天后,这位朋友用微信给我发了一个链接,是一组关于珠峰邮局的图片报道。天啊,用中国话说,我对中国邮政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邮政吧。”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在兼具现代与历史感的中国城市穿梭,常常让我流连忘返。在这些地方,我发现了跟我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邮局——主题邮局,比如北京烟袋斜街上的大清邮政信柜、厦门的鼓浪屿邮局,还有成都宽窄巷子里的熊猫邮局。用一句话来形容,走进这些主题邮局,你可以尽情挑选琳琅满目的文化创意产品,你更会读懂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把这些中国主题邮局的照片发给了很多在韩国国内的朋友。他们同样很向往。
一个小时前,老爸给我打来电话,叮嘱我不要乱讲,说我才来中国一年多,了解还不够深入。我觉得他不用这么担心。我不会夸夸其谈的,只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表达出来。
最后,我借用老爸跟我说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采访:中国邮政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啊。40年前,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衷不就是想让中国人的日子能越过越好吗?40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能够令世界瞩目,创新发展功不可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