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旅日华人,1981年赴日留学,长期从事中日贸易工作。)和邮政结缘,皆因家父佟育智。回忆涌上心头,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就先说说家父吧。(哽咽)
真惭愧,突然想不起来家父母校的全称了。若他老人家还健在,肯定是要数落我的。家父出身于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他从小就喜爱绘画。你刚才说:“您父亲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带领学生用近4个多月的时间创作的万里长城壁毯。当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席位、准备向联合国赠送第一批礼物时,朱德委员长立即说:“《万里长城》那幅壁毯可以代表中国。”你是《中国邮政报》记者,如果有机会去到万国邮联总部,一定记得拍张壁毯的照片给我。为纪念中国邮政恢复万国邮联的席位,当时的邮电部还以此壁毯为模板发行了一套邮票。
“无论你去到哪里,不问贫富还是贵贱,都要立志做一个让国家和民族放心的人。”1981年,我到日本留学,这是家父给我写的第一封信的第一句话。看到这句话,我突然想到了家父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不管你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区,人民邮政都会扫除一切困难,把人们的邮件准确无误地送达目的地。”我想,如果把中国邮政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他一定是国家最放心的人。
大学毕业后,我从事了中日贸易工作,跟邮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公司很多重要合同、样品、资料全是用EMS进行邮寄。“迅速、可靠、便捷。”这是我对中国邮政的评价。“中国邮政还在寄信吗?”我真的无法理解问这种问题的人在想什么。我认为,改革开放40年了,能留下来的企业都是顺时代潮流而行的。中国邮政能有今天的成就,怎么可能刚愎自用、“闭关锁国”呢?
远离故土,思乡心切。身在海外,能够直接和祖国产生联系的人和事儿真不多。恰恰中国邮政就是那根纽带,它的业务、它的影响能够跨越万水千山把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华侨跟祖国联系在一起。我希望我们家从家父那里和邮政建立起来的缘分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我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都能够和邮政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我相信,邮政之于他们是老师、是朋友,是一种剪不断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