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金融·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6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城市分行:小额贷款“贷”动农民致富

    金秋十月,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镇南种羊场数百亩水稻成熟,遍地金黄。秋风吹过,荡起层层波浪,散发出阵阵香味,让人神清气爽。正在忙着收割的村民邓连华一脸喜悦,他的种植梦如愿实现了!之前因为资金难题,这些土地差点就被荒废,而眼下他总算闯过了难关。能有今日的一切,他非常感谢邮储银行白城市分行。 

    稻子熟了 

    邓连华、徐春玲夫妇在镇南种羊场朱家窑分场生活了近30年,以种植水稻为生。 

    2015年,同是秋收时节,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将有成果时,一场大雪将很多未收割的稻子压倒在地、泡在水中。很多晾晒的粮食也被雪雨打湿,开始发霉、变质。坎坷的乡村土路,在雪后更是泥泞不堪,粮食滞销在家。许多遭受打击的朱家窑分场农民,纷纷放弃了种植。 

    邓连华舍不得脚下的土地,不忍心将肥沃的黑土地荒废。为此他找到了一直扶持他的邮储银行镇赉县支行。在邓连华眼中,邮储银行的这些信贷员虽然年轻,但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信贷员是最懂他的“亲人”。 

    在镇赉县支行15万元小额贷款的支持下,邓连华承包了朱家窑分场那些无人种植的水稻田,还扩大了种植面积,继续着他的种植梦。但屋漏偏遭连夜雨,2016年白城地区霜降较早,邓连华的水稻大幅减产。 

    “2012年我还住着土房,种着仅有的50亩地,是邮储银行帮我一步步富起来的,再苦再难我也不能欠他们的钱。”邓连华感恩邮储银行的扶持。信用良好的他又从邮储银行申请到了15万元小额贷款。 

    镇赉县支行信贷员到邓连华家走访更勤,也更用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邓连华在村里盖上了砖瓦房,还计划去城里买楼房。“稻田收割奔小康,邮储银行来帮忙”这一句顺口溜,也成为镇赉县种植农户口口相传的融资“诀窍”。 

    镇赉县支行行长郭洪军说,涉农贷款风险大、管理难、易亏损,通过多年的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他们已逐步找到了服务“三农”与商业化运营的契合点,目前支行累计发放涉农小额贷款1.7亿元。 

    农民富了 

    通榆县位于白城市南部,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以沙丘地、盐碱地居多,十年九旱,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最远的向海乡利民村距县城80多公里,从县城出发一个往返下来,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大半天。 

    很长一段时间,通榆县支行行长姚艳东与信贷员一同颠簸在窄窄的土路上,一家家宣传,一户户走访,向村民面对面宣传小额贷款业务。“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无须抵押,阳光透明,方便快捷,对您买饲料、买农机具、扩大养殖规模、扩大种植面积很有帮助。”通过他们走街串巷地宣讲,近几年,当地种植养殖户借助小额贷款纷纷扩大规模,踏上了致富的大道。 

    2013年12月,在通榆县支行“送贷下乡”宣传时,正为缺少周转资金犯愁的五星村李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提出了贷款申请,并与村民组成联保小组。通榆县支行信贷员当天就到李友的猪舍进行实地调查,第二天就为该村6户种植养殖户办理了26万元的无抵押农户联保贷款。李友用这笔贷款建设了新的猪舍,同时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如今,李友家喂养了上百头猪,种植了60多亩玉米,收入翻了两番。 

    提起邮储银行,五星村村民王福林竖起了大拇指:“这些信贷员对我们村特别了解,谁家养了多少头猪,谁家种了多少亩玉米,他们都印在脑子里。”作为邮储银行在五星村的第一位贷款客户,王福林家经常会迎来咨询业务的村民。“不用抵押,3天时间,保准拿到钱;上门办理,灵活还款,毫无压力。我连续贷了6年。”他这样给村民介绍。 

    为了致富,五星村村民佐秀江专门外出学习种植技术,可回到村里才意识到,技术有了,却没有启动资金。借助邮储银行的农户联保贷款,佐秀江后来建起了温室大棚,种植油菜、小白菜、香菜等。在佐秀江眼中,在邮储银行的扶持下,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耿思齐 曹曦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