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论坛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1年2月4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十四五”金融业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建议
□王秋明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经营与风险防控,促使金融业整体实现良性发展。 

    一、金融业发展与风险防控现状 

    (一)金融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明显 

    一是期限错配。当前融资模式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供给的主要是短期资金,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长期资金,有的金融机构长期资金供给存在明显不足;二是资源投向错位。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熟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大型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都存在较大差异。资源投向的错配导致了金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二)存在非良性发展的状况 

    存在金融产品不够丰富,且部分产品不畅销的问题。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既不利于支持实体经济,也给自身发展带来难度,加上部分金融产品不畅销,一些分支机构则采取“全员营销”的经营方式,既给员工带来压力,也会因盲目竞争滋生不当激励、不当销售等市场乱象。当前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难度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上的难度显现出金融业非良性发展的苗头。 

    (三)风险防控存在短板 

    一是“脱实向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分支机构内部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时有发生;二是有的分支机构高管层盲目追求规模和效益,重经营轻管理,在风险防控上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三是风险防控不能做到精准,多数分支机构体现的是“地毯式”防控,由实施留痕体现工作到位,由痕迹齐全体现遵守规章,痕迹管理不断给基层加压,防控风险处于疲于应付状态。 

    (四)金融科技发展进程缓慢 

    一是传统工作流程冗长而复杂,抑制金融科技创新进程,容易造成创新激情消退或错过市场良机;二是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难以高效融合,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不能形成优势互补、高效推进的局面;三是习惯于模仿先进同业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成熟产品和业务模式,缺乏对科技创新“失败”的容忍度,造成金融科技发展缓慢。 

    二、建议及措施 

    (一)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一是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扩大金融供给范围,为实体经济长远发展提供长期资金,并对资本市场结构、银行体系结构及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做战略规划,抢抓市场机遇;二是优化金融产品体系,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一方面构建包括风险投资、银行信贷、股权市场、债券市场等要素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市场主体,开发新型金融产品,以适应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三是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推进银企对接进程,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等方面,做到精准支持精准服务。 

    (二)提高供给能力,支持民企发展 

    一是对基层支行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奖惩标准,对基层支行普惠民营企业进行指导与监督,引导基层支行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定期对基层支行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情况进行评比,对贡献大的颁发证书及奖励,激励基层支行支持民营企业;三是发展混业经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供给,改变当前过于专业、过于单一的金融服务供给,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三)扩大监督范围,强化内审力度 

    一是对分支机构经营能力进行监督,对重经营轻管理,不将风险管理纳入本单位绩效考核的,以及能力不强只会向下摊派任务的情形进行监督;二是对不受市场欢迎的金融产品,通过推行全员营销模式,依靠员工通过“熟人效应”推销给亲朋好友的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对分支机构盲目竞争滋生的不当创新、不当销售、不当激励等市场乱象行为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四)掌控资金流向,加强限额管理 

    一是加大对资金流向的监测力度,对分支机构故意将资金违规流入融资平台、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的,除当年进行处罚外,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如三五年)每年按相应比例扣减利润,使其一次违规长期受影响;二是加强与征信管理部门的合作,将私自改变贷款用途的借款人或借款企业一律写入征信记录,对操控“产业空心化”的企业法人与实际控制人一律纳入黑名单;三是督促分支机构不断完善内部资金监测手段,对不按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的进行严密监控,并定期自查;四是对分支机构现金流指标、资产负债期限缺口指标、集中度指标等进行限额管理,严控流动性风险。 

    (五)强化治理能力,精准防控风险 

    一是引导分支机构树立中长期经营理念,强化稳健的发展思路,克服追求短期效益的心态,从源头上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打造精准防控风险体系,依托金融科技,以系统预警和人工识别相结合,有的放矢防控风险;三是为基层减负,改变以往以检查痕迹为主的内部审计模式,让基层风险管理人员从痕迹管理的超负荷工作中解脱,轻装上阵防控风险。 

    (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预算审批、项目立项、采购商务等流程,实现简政放权,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相关采购效率;二是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对内打破部门间壁垒,对外与金融科技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交流合作,使科技创新与业务创新深度融合,促使金融科技创新和防范风险取得平衡;三是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金融科技风投团队和科技创新人才库,打造由“跟跑”转向“领跑”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四是引导分支机构自身利用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力度,推动智慧金融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