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论坛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1年5月13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递价格战如何应对

    □陈云广

    近期,快递价格战产生的负作用不仅持续在行业内产生影响,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价格战还要持续多久?邮政寄递板块要如何突破? 

    4月8日,顺丰控股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一季度归母公司净利亏损9亿元至11亿元。4月9日,顺丰控股“当场”跌停,随后两个交易日又跌10.89%。春节后的48个交易日,顺丰市值蒸发2730亿元。顺丰巨额亏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业竞争激烈。根据已公布的1月、2月“经营快报”,顺丰两个月业务量突破16亿件,虽同比增长53.9%,但单票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19元降至16.3元,降幅为14.1%。自2020年起,顺丰大量抢占低端电商市场,就有了有增量却倒亏的情况。 

    持续的价格战带来的结果是,2021年1月,顺丰和圆通、申通、韵达的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分别为17.26元、2.38元、2.51元、2.23元,同比降幅分别达到12.4%、19.3%、23.9%、22%,中通的单票收入也降了20%。 

    4月,在快递业务量长期居全国首位的浙江省义乌市,当地邮政管理局作出决定,因“低价倾销”,百世快递、极兔速递被严肃整治。主要整治措施是停运部分分拨中心,已于当日执行。这两家快递此前的收费标准远低于成本价格,相较于业内普遍成本价的1.4元/单的价格更低,对整个快递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快递主管部门首次对快递行业价格战开出罚单。虽然是由基层主管部门作出,意义却不小。这意味着从维护行业竞争秩序出发,主管部门对于低价无序竞争已有所行动,未来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防止行业恶性竞争走向失控。 

    经历十多年的竞争,快递行业告别高速增长,从增量市场转向余量市场,但电商市场一枝独大,其他细分市场发展不充分。顺丰自2020年起大举降价杀入电商市场,通达系严重依赖电商市场,不得不开始降价。如今,主管部门介入,价格是否已趋于行业的承受的临界点?价格战何时才能结束?笔者认为,短期会有一定缓解,但“止战”恐怕很难。无论是顺丰还是通达系,都把争夺市场份额当作头等战略,哪怕牺牲眼前的利润。中通预期到2022年把份额提升到25%,而顺丰也谋求丰网的全国起网。要抢量,必然离不开价格战这种最简单且短期见效的方式。 

    身处如此残酷的价格大战中,邮政还要面临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压力。但邮政企业也要认识到,不能光靠苦熬,更要想办法突破,抓好在快递市场中的细分市场,才是更好的出路。 

    邮政寄递的突破,一是继续抓好与行业对标,降本增效。当前邮政快件成本高,除了一些不可变成本,很大一部分可压降成本出在中间处理环节,这方面邮政企业可以借鉴非邮快递企业的一些成熟做法,也要注意不断优化流程实现降本。二是由于企业的性质、运营模式等不一样,邮政企业的成本是不可能完全向通达系快递看齐的。邮政寄递发展的主要方向,必须是中高端、利润更高一点的业务,特快专递的发展应成为各地邮政的“一号工程”。邮政企业必须找准细分市场,培育高端服务能力(如医药、冷链等),打造优于当前市场的服务模式,实现更快更优更强,才是出路。 

    另外,要注意打造寄递业务发展的生态圈。集团公司提出,协同是中国邮政最大的优势,要深入落实“六维共生”的新发展格局,这对寄递板块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思路。毕竟,当前快递市场中高端的蛋糕还不算大,总体以低端为主。以强化协同、生态构建来重塑邮政竞争优势,能为寄递板块发展带来另一块广阔的市场。因此,也要抓好“普服+金融+寄递+电商”“线上销售+线下寄递”等生态协同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