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知行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4月2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壹引其纲 万目皆张

    □陈云广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语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纲”指的是网上的大绳,“目”是网上的孔、眼。其意思是,一提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即把网撑起来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 

    其实,早在《尚书·盘庚》中就有“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之说,这可能是“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源头。这表明,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从结网捕猎等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原则。后来,《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撒网捕鱼,光有一张大网是不行的,必须有熟练的撒网技术,才能成功张开大网,捕到更多的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反复的认识锤炼,“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就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这是说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主要矛盾——整顿朝纲,重振法纪。纲目,首先较常见于读书学习、典籍整理。读书学习,要学会提纲挈领,要抓住经典,反复研读,深学细悟,一通则能百通。宋代大儒朱熹说:“观书须宽心平易看,先见得大纲道理,然后详究节目。”这是说读书的时候,心中始终要有大纲、有目录,才能更好提升阅读效果。我们今天讲要写好文章,就要先构思好文稿的大纲、提要、提纲。“提纲”二字不正好与“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相契合吗? 

    后来,“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概括为成语“纲举目张”,它不仅是实践智慧和哲学思想,还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毛泽东同志曾说:“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意思是说在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中,要着重看到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与矛盾中的主要方面。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简言之,就是在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上,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提纲挈领,统领工作。在推进事业发展与改革中,要树立“纲”的意识,纲举目张,抓住重点、关键,从而厘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质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